撰文/秦拓夫 巴木林
一、 时代画卷
盛夏之时,我们来到这片被《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歌声浸润的土地——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工业园区,放眼看去,一排排现代化厂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光伏板如蓝色海洋,高大烟囱巍然矗立,工人在车间忙碌,厂房外大货车在装载产品,园区管委会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正忙碌着接待来访者……石柱工业园区正在以一场绿色低碳、智造工业革命,书写新时代传奇。
据了解,石柱工业园区设立于2006年1月,总体规划面积6.86平方公里,属省级工业园区,先后获批“重庆市康养消费品产业园”“重庆市泵阀产业基地”,现有入园生产企业76家,其中,规上企业29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专精特新企业10家、“小巨人”企业2家。2024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69.7亿元,同比增长12.1%。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一个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向现代工业崛起的生动体现!
为持续加大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力度,在石柱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园区管委会针对性制定攻坚方案,选优配强招商专班力量,分区域分小组,常态化外出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区,通过协会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持续加大招商力度,切实巩固招商引资成果。截至目前,共计签约引资52.86亿元。
展开剩余84%在积极招商引资的同时,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一是管委会保姆式为入园企业代办前期手续。制定安全环保“三同时”办理流程图和资料清单,代办入园项目建设手续。今年以来,园区管委会共计为企业代办工商注册35家、备案登记38家。二是全过程跟进项目建设,实行“一对一”联系服务专员制度,积极跟进项目建设过程,及时发现、协调解决厂房改造、安全环保等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三是高效率推进项目落地,加快推进项目投产。
图为石柱工业园区一角
随着园区管委会的创新服务举措环环紧扣、步步落实,近年来,重庆万力联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威斯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重庆泰尔森制药有限公司等大批综合实力强、市场前景好的企业纷纷入驻石柱工业园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充满生机。与此同时,石柱工业园区认真落实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战略部署要求,确立打造“百亿级”泵阀仪器仪表产业链、建设西部最大泵阀产业基地发展目标,高标准规划打造“铸造锻造、机械加工、泵阀组装、仪器仪表”上下游全产业链产业基地。2023年,被重庆市授牌认定泵阀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纳入市委、市政府“一县一策”支持范畴。
铸造产业园占地约460亩,一、二期入驻企业15家,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7.5亿元、年创税1900万元。加工产业园占地约740亩,一、二期入驻企业48家,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32亿元、年创税1.54亿元。
为加速推进泵阀产业,石柱县积极制定产业发展措施,开展精准招商,加强产业协同,推动智改数转,人才引进与培养,聘请中国工程院马玉山院士担任泵阀产业基地发展顾问,提升泵阀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自打造百亿级泵阀产业基地以来,石柱工业园区累计签约泵阀产业链企业91家,已建成投产34家,在建9家,累计盘活厂房17万平方米,盘活土地431亩,“铸造锻造、机械加工、泵阀组装、仪器仪表”百亿级产业链正在加速形成。力争到2027年规划引进泵阀仪器仪表产业链企业150家以上、泵阀仪器仪表产值突破100亿元。
石柱工业园区分别于2020年、2023年先后获批“重庆市康养消费品产业园”“重庆市泵阀产业基地”
园区管委会在一手抓高新技术企业入园落地的同时,另一手狠抓早期入园企业的发展壮大,规模化生产经营。重庆海庆新材料有限公司是最早入驻工业园区的一家集制造、设计、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高性能复合材料科技型企业,产品覆盖风力发电、汽车轻量化、光伏等行业。主要产品有陆上风力发电机全系列机舱罩、导流罩产品;新能源汽车的中部车身总成、车门总成、引擎盖总成、后备门总成等高性能复合材料产品。是中国船舶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宗申集团等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
公司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工信部“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重庆市优秀民营企业荣誉和称号,并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AI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重庆海庆和重庆万力联兴获国家工信部“小巨人”企业称号
据了解,该公司去年风电生产各机型机舱罩、导流罩总量不足三百台,今年预计全年产量可达八百多台,同时,该公司今年还获取石柱县特许经营的民生项目醇基民用燃料分装站的经营权,八月份开始建设,建成后将为全县人民提供优质的绿色燃料。 二、安全智造
安全,是发展的底线,更是生命的红线!石柱工业园区的管理者们深知,没有安全这个“1”,再多的“0”都是0。
石柱工业园区18家受奖企业、24名先进个人背后,是“日巡查、周调度、月考核”的铁律展现,是企业大量安全经费投入化作的98%设施达标率。银发颗粒企业投入20万元进行爆破风险改造,万力联兴投入400万元进行智能仓储升级,环境优化、安全设施先进齐备。这些投入不仅是成本,更是对生命的敬重!
在大力推动入园企业搞好生产经营的同时,坚决守住安全环保底线,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工艺、重点人员,通过“企业自查、专家排查、园区督查”的“三查”方式,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2024年全年共计排查隐患625条,全部整改合格达标,整改率100%;扎实开展治气、治水、治渣、降尘等整治工作,排查环保问题26个全部整改合格达标,整改率100%。
图为世纪万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西南公司负责人(中)和安全技术人员在石柱工业园区安全会议上作专业指导
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一场人的意识革命正在石柱工业园区悄然发生。为强化园区安全管理,更加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石柱工业园区在经费并不宽松的情况下,挤出经费引进“世纪万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为园区提供安全技术服务,统筹规划园区安全管理方案,定期和不定期对园区企业进行全面系统的安全检查,查找安全隐患并提供整改方案。据了解,“世纪万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系我国成立最早、拥有除烟花爆竹外六大资质的老甲级安全评价机构,技术实力处于国内同类机构领先地位。由于园区管委会对安全工作采取多管齐下的管理方式,石柱工业园区近年来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火灾“零发生”、环境“零污染”的优异成果。 三、石柱样本当我们站在长江经济带的坐标系上审视,石柱工业园区给出了一份现代化工业发展的鲜活样本:
这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当“黄连之乡”的标签旁新增“绿电基地”的注脚,传统农业县在清洁能源赛道上实现了惊人一跃。这是统筹发展与安全至上的治理智慧!“三色督办”(红色停产、黄色限期、绿色放行)机制如交通信号般精准管控风险,“六查行动”让园区历年来共计2670条隐患无处遁形,97%的总体整改率背后是制度创新与科技赋能奏响的交响乐。
当自动化仓储系统的机械臂精准抓取,当少数民族姑娘在光伏板下作业,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产业升级,更是文明跃迁。石柱工业园区用实践证明:高质量发展绝不是冰冷的GDP竞赛,而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的多元方程解。
石柱工业园区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必定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路,必定是发展与安全并重之路!
发布于:重庆市联丰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